章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洪武官窑
    陈文哲会做旧,所以他才知道,釉层之下气泡的做旧难度,到底有多高。

    特别是那种没破裂的老化釉泡,连作假的机会都不会给你,你怎么做旧?

    因为你不管使用什么手段,都不看穿透釉层,把效果做到釉层之下的气泡之中。

    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这件瓷器,但是陈文哲认为,要只是凭借洪武时期没有发现过带年代款的瓷器,就否定一些带有洪武年贷款的瓷器,那也太简单粗暴了。

    毕竟这样的瓷器,真不是只要一件两件,只不过都没有被公认证实是真品罢了。

    除了上述两件,其实还有一件更难的的瓷器,那是一件"大明洪武年制"青花釉里红梅瓶。

    釉里红本身就难以烧制,而青花釉里红更加难以烧制。

    所以,这一件如果是真品,那么价值更高。

    更何况,上面还有大明洪武年制的款识。

    这件青花釉里红梅瓶高35公分,口径5公分。

    它圈足,胎体洁白细腻,是用麻仓土做成。

    这是重点,就算是彷品,那么麻仓土又是哪里来的?

    还有,它的吸水性,修足不够精细,弦纹带乳状突起明显。

    釉面呈青白色,用手抚摸有坑坑洼洼的感觉,出现较多的棕眼和落尘。

    器型端正,丰肩下收,肩部绘画一圈唐草纹。

    最重要的是在这圈唐草纹的正面,书写"大明洪武年制"横排从右至左排列楷书款识。

    字体猷劲,手工书写,所以这一件瓷器,也号称明代洪武年间开始发现的第一个官窑款识。

    而能够有这种称号,还敢自称第一的,肯定不简单。八壹中文網

    这件梅瓶主体纹饰,为云龙纹青花釉里红。

    龙纹单个,极其凶勐。

    它张口吐舌,三爪锋利,火焰纹飘动强烈,表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矫健精美的画面。

    青花红彩发色浓重,绘画精致,青花是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画,有较浓烈的铁绣斑呈锡光,略带晕散深入胎骨。

    这是青料不够纯净,可能是元代留下的废旧青料。

    红色鲜艳略带灰暗,少有飞红。

    如果只是从这些特征来看,这个梅瓶看似平庸一般,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其实还是有很多独特之处的,比如它有一个光彩夺目,以众不同的官窑款识。

    这个款识是用手工写就,不用说,它的存世量十分稀少。

    如果是真品,那么它的价值可能比元青花更加贵重。

    第二点,也许就从这一点,真正确定了洪武年是有官窑的。

    而且从此也可以确定,御窑厂大体成立的时间。

    因为从这件梅瓶看,它的出现时间,应该是年代比较早的,也就是明洪武早期。

    从这一点,就可以确定洪武官窑的成立时间。

    “洪武”为明太祖朱元章在位年号。

    关于明初御窑厂建立的时间,有两种说法。

    一是明嘉靖王宗沐,所撰《江西大志》所记载的洪武三十五年。

    另一是清嘉庆蓝浦所撰《JDZ陶录》,所记载的洪武二年。

    景镇考古所已故所长刘新园,曾研究过明代御窑厂遗址的地理位置,和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实物残件。

    结合文献分析后,确定了景镇御窑厂的建立,应在洪武二年。

    所以,结合那件梅瓶,也能确定,明代景镇御窑厂,确实应该是在洪武二年成立。

    而这一点,在现在还有很多争议,甚至有人认为,洪武时期根本就没有御窑厂。

    其实,有关洪武纪年瓷,明万历版《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作了具体记载。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

    书载明洪武年间的皇廷御器,按照需要临时下达国内几个重要产瓷区烧造。

    如果需求量大,则调工匠赴京(今金陵)置窑烧制。

    从而肯定了,洪武官窑瓷器的存在。

    而洪武瓷器的确定,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了。

    过去许多国内博物馆,把这一时期的陈列品,断代为“元末明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直至1960年代,金陵明故宫出土了一批洪武器残片;

    1980年代,神都四中、景镇御窑厂,相继出土了一些残片;

    1990年代,金陵明故宫遗址,又出土一批洪武官窑残器。

    如此一来,洪武瓷器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其实这座御窑厂的设立时间,还要更早。

    根据考证,元至正十五年(1278年),元廷就在景镇设立浮梁瓷局,为宫廷制瓷。

    元末明初,景镇一带战乱不断。

    但景镇的窑火,从未曾熄灭。

    既然有现成的,就算洪武帝朱元章再节俭,再会过日子,他也不可能不用。

    所以在洪武二年(1369年),景镇珠山脚下就设立了御器厂。

    这座御窑厂专门制作瓷器,向朝廷进贡,这就是所谓洪武官窑。

    窑址除大龙缸窑外,还有青瓷、色窑、风火窑等20座。

    至明宣德年间,御器厂已发展到58座,民窑则不计其数。

    景镇有着丰富的制瓷原料“瓷石矿”,据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载,洪武时期陶瓷器土质细腻,胎体轻薄,有青、黑两种颜色,以纯色为佳。

    而从有关考古资料介绍,洪武官窑器胎体多数较厚重,釉质匀净,装饰绘画和制作造坯都相当精细。

    这一时期的瓷器,以瓷釉质肥厚、釉面有时开片为特色。

    此外,还有“青花颜色不正而呈灰黑色”的特点。

    根据这些特征,加上现代的一些技术手段,其实准确断代洪武时期的瓷器并不难。

    就说上述的梅瓶,它除了有年号之外,像是这样的梅瓶,在洪武时期并不少见。

    比如流传到现在的,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这样的瓷器,在故宫博物馆中馆藏的并不少。

    很可惜,通过研究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明代瓷器中,未发现一件带有“大明洪武年制”的官窑款瓷器。

    神都故宫博物院收藏有70余件,明洪武青花瓷器和釉里红瓷器,没有一件带有洪武官窑款。

    可见当今有无“洪武”官窑年款,已成为鉴定要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键盘左右方向键"→"或"←"可翻页,回车可返回我的系统不正经目录,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