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北雄 > 第1613章大宴
    自从李道宗率军平定林邑,对扶南威慑力大增。

    扶南和真腊纷纷派遣时节来到中原朝见,大唐也无意再派兵南下,于是和扶南来人商量着,让他们建些港口,准备让大唐的船只停靠。

    这事商量了有两年了,因为往来不便,再加上大唐正在进行东海战略,所以和东南亚诸国交往的事情一直未有定论。

    扶南人也怕大唐进扰其国,来使多数含糊其辞,反而是把王子送了过来,名义上是来大唐参修佛法,实际上则是送质子入唐。

    表现的非常恭顺,但在通商来往的事情上,扶南却表现的并不感兴趣。

    这不算奇怪,越是温暖地区的人们越是慵懒,因为不用坚固的房子来抵御寒冷,也不用为食物担心。

    树上有果子,林间有野兽,如此一来,发展的慢一些,闭塞一些也就可以理解了。

    …………

    外邦使节济济一堂,不管长成什么样子,都穿着大唐的服饰。

    臣下们左顾右盼之间,瞅着就很新鲜,同时也在感慨着大唐才立国区区数载,便能有此盛况,实属不易。

    实际上,这是大唐立国之初,平定了天下的精兵强将都在,失去了内部的掣肘之后,立即迅猛扩张开来。

    在李破这批人还没有老去的情况之下,只要他这个皇帝没有因为疑忌而杀戮功臣,那么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

    中原王朝立国之初,差不多都是如此,外敌完全不是对手,可愿意善待功臣的开国之君又能有几个?

    没过几天,功臣良将纷纷就戮,扩张之势便随之戛然而止。

    这不光是中原王朝的痼疾,也关乎人性,领头的那些人鹰视狼顾,大多都是可以同患难,却不能同富贵的性情,例外的少。

    …………

    “陛下驾到。”

    两仪殿中座无虚席,这样的场合没有谁会迟到,有些人更是早早便等在了两仪殿外,宴饮开始的时候,便在宫人引领下陆续入座。

    外邦来人在之前也都被传授了一下基本的礼仪,不过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拘谨,主要是没有见识过如此庄严肃穆的景象。

    中原王朝的形象也就在这种过程当中愈发清晰具体了起来。

    大唐的臣下们穿着华丽精美的官服,或是板着一张脸,或是带着春风般的温和笑容,依次入座。

    在进入殿中之时,向认识不认识的人连连施礼,待对方回礼,这才施施然入席端坐。

    只入殿这一套流程,便有数种礼仪可供选择,如何跟长者相见,如何面对外邦来人,如何给上官见礼等等等等,都可见礼仪之不同。

    即便官小,只要你身具大名,或任要害之职,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

    外来之人哪里晓得这些门道?

    如此的气派早已让他们如坐针毡,应对的手忙脚乱之余,却又羡慕不已。

    文明的底蕴,在这个时候是显露无疑,如此气氛之下,即使是信奉阿修罗神,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野性的苏毗末罗以及黑牦牛部的头领们,也不敢有半点造次。

    对于这些外来人而言,这俨然便是一次他们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经历,回去之后多数要仿效一番,至于学的像不像,那就两说着了。

    大唐的官职体系之复杂也让他们望尘莫及,即便是突厥,学习了中原这么多年,行政体系依旧粗糙的很,就更不要说其他各国了。

    入殿的时候,每念到一个人名和他的职位,外来人大多都是茫然不识,却又知道随后出现的人掌握着无与伦比的权力,是他们一辈子也难以企及的。

    那种感觉注定酸爽无比……

    这和后来的阅兵在意义上其实差不多,起到的就是宣扬国威,震慑四邻的作用。

    不同之处在于,当世之上除了突厥在军事上可以跟大唐抗衡之外,大唐如今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手了。

    除了突厥使节,其他外来之人都是来朝见的。

    所以殿中使节,突厥王庭来人高居其上,他们和中原往来很多年了,还算比较习惯一些。

    新罗是大唐的藩国,国主与大唐臣子无异,所以新罗女王金德曼被安排在了突厥使节对面,与唐臣共座。

    扶南还属于友邦,扶南王子便可居于突厥使节下首。

    吐蕃来人基本属于被征服之列,入唐求取册封,所以列于扶南王子下首。

    西突厥王子阿史那泥孰在长安呆了两年多了,哪也没去,好像要老实的定居于此的样子,现在敬陪末座。

    安排他们座次的人考量的很周到,把东西突厥的人分开,以免他们言语失当,或者干脆动起拳脚,惹出大麻烦来。

    再说阿史那泥孰也不算是正经的使节,他是西突厥逃人,能够列于殿上,只能说明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外加宫中有他的亲戚,朝中会高看他一眼而已。

    …………

    待来人到齐,并无遗漏,宦官到殿后奏禀,请皇帝上殿入座。

    李破正在后面和李碧说话,听了传报,笑道:“这次咱们一起出去,你可不用再躲在后面听墙根了。”

    李碧咯咯咯的笑了起来,也想起了当年丈夫在前面和人见面,她在后面不放心,便去偷偷听着,时常引得丈夫不满时的情景。

    “这么多年了,你竟还记得……心眼可真小。”

    李破起身,抓住妻子的手,“怎么能不记得呢?娶了郡丞家的三娘子,尤其是还曾做过我的上官,真是如履薄冰啊,就怕你冲出来教训我一通,那让我怎么见人?”

    李碧一边随丈夫前行,一边笑道:“我可不是骄纵之人,你也有的是法子糊弄于我,最多就是打上一架,怕个什么?”

    夫妻两个说说笑笑,经过殿中回廊,到了前殿的入口处,李碧亲自给丈夫整理了一下袍服,夫妻两个相携而入。

    大殿之中已然安静了下来,人们都立在座位之上,眼巴巴的等待皇帝的带来,见皇帝和皇后露了面,殿上之人齐齐躬身施礼。

    礼官们当先起头,殿中之人随之齐声恭迎皇帝入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键盘左右方向键"→"或"←"可翻页,回车可返回北雄目录,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