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北雄 > 第1607章历史
    正月初十,离着上元节还有五天。

    长安城内外便有所躁动了起来,人们都在期盼着今年上元夜的灯会,是不是比往年更盛几分。

    其实战乱也才远离了人们生活六年而已,可对于长安城的百姓来说,却好像是上一辈子的事情了。

    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在于,长安乃天下腹心,即便是战乱时节,战火也没对长安城的百姓造成太多实质性的伤害。

    就是那两次长安攻防之战,让长安震动了几下,好在进入长安的,无论是李渊还是李破,都是正经人,没有把长安弄成匪巢的意思。

    所以说长安还是那座长安,反而因战乱之故,进入长安避祸的人很多,让长安的人口剧增。

    到了元贞七年,据户部统计,长安人口已经突破六十万大关,已是坐稳了天下第一大城的名号。

    实际上,不光是大唐,其他地方也没什么城池能跟长安相提并论。

    西边的人型生物总是把什么希腊,罗马挂在嘴边,可他们口中所说的那些,更像是神话故事,根本没有一点详实些的记载。

    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吹嘘居多,一些部落聚集在一起,构成了所谓的罗马帝国,和中原的石器时代差不多,一群光着身子玩石头的野人罢了,连伦理都没建立起来,更无多少史料佐证。

    那么强大的一个帝国,竟然没有几件青铜器和铁器出土,全他娘的是石雕,开玩笑呢吧?

    至于更早的希腊文明,里面全是宙斯杂交出来的子孙,要这么弄的话,华夏的历史能延伸出去几亿年。

    西边的人型生物之所以热衷于伪造历史,一来是想给自己找个好祖宗,于是仿照东方文明进行全方位的伪造。

    可弄出来的东西似是而非,禁不起验证,他们所谓的几本史书,连纪年都没有,更是把荷马史诗之类的神话故事拿了出来,当正史来用,你说可笑不可笑。

    二来他们想要为东方文明西来说制造证据,以便在根源上压倒东方文明,以人种来定优劣,其实就是这些思想的副产物罢了。

    实际上,西边伪造的东西都是及中亚,或是南亚而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中原文明有着详细的史料。

    任何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异族,都会在史料中留下痕迹,那是无可反驳的证据,伪史一旦和中原文明发生交集,就无所遁形。

    不然以他们的节操,估计希腊人的船队,罗马人的所谓军团,会毫不犹豫的出现在东海海边。

    亚历山大的长矛阵,你以为说笑呢,既然走了那么远的路,能征服印度,难道就不能再走的远一些?

    后来人也在仔细找寻东西文明碰撞的痕迹,可说实话,结果令人失望,除了把雁门关当成玉门关来用的那个影视节目,也就再没什么可说的了。

    别跟华夏人谈历史,因为我们的历史无懈可击,出土的各项佐证无法胜数,史料更是详实而又完备……

    …………

    此时长安的人们估计做梦也不会想到,在遥远的西方会有那么一群或者几群人,在颇为久远的将来,会撒了欢似的满世界转悠,自诩文明久远。

    皇城,太极殿。

    李破无奈的看着奏折,本来正月里想休息几天,可有人就是不消停。

    南边有个县令,伙同县中豪望,私藏兵甲,还自制了黄袍,仪仗等物,自称佛子降世,拯救世人。

    差不多就是待机而起的状态,但人家准备的比较齐全,连官职都给封了下去。

    于是被李大亮和黄君汉察知,率军给剿了。

    经讯问得知,这个县令是河东人,当年绛郡敬盘陀,柴保昌起事,被樊子盖率军剿灭,这个县令就是漏网之鱼。

    逃到江左,未久便投到了食人魔王朱粲麾下,朱粲死后,他又改了姓名投了萧铣,就这么阴差阳错的成了一地县令。

    然后……这厮就仿照以前学到的知识,寻了几个歪嘴和尚,先让他们给自己算了一卦,和尚被他喂饱了,知道他想要什么,顺嘴就都说他是当皇帝的命,还把县中的两个大户人家糊弄了进来。

    在后来人眼中肯定看着挺可笑的,可在当世这种事是层出不穷,算是隋末乱世的后遗症之一。

    见过了别人穿龙袍,戴皇冠,前呼后拥,威风无比,那自然而然便会有人仿效之,无知愚昧之处令人咂舌。

    吏部,刑部联合各个部门清查官场,打击的多数是这种家伙。

    于是红彤彤的黑名单快速来到京师,请皇帝勾决,这次要斩决的有二十多人,流放的也有几百个。

    几乎一县官吏以及许多乡民,谁都没跑了。

    李破看着就很牙疼,这是第几拨了?怎么就没完没了呢?还总有些道士和尚之类的人物掺和在其中。

    正月里杀人有点不吉利,当然了,李破不会去管这些,以前他又不是没杀过,而且这些人怎么看也都死有余辜,尤其是匪首,朱粲和张金称两个隋末大匪赫赫有名,尤其是朱粲的食人军是各个该杀。

    就是这次杀的人过于愚蠢,让李破觉得国民教育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啊。

    和尚和道人要管起来了,不然一些野和尚和野道士在各处妖言惑众,百姓们没有受到过教育,很容易被他们所蛊惑。

    这事好办,和尚和道士之类的宗教人士毕竟是少数,管起来的话不会太困难,中原这片土地早已是政教分离的体制。

    …………

    李破拿起黑名单,在上面画起了圈圈,该死的人就送他去死,不用犹豫。

    停下笔,交给门下省的人送出去。

    下面是一封东海急报,吴王李伏威上请回朝,奏疏上面已经有了中书,尚书两省的建议,不出所料的,都是同意而已。

    李破仔细看了看,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李破还是很满意的笑了起来,杜伏威那厮还是懂事。

    功劳立下了,战事即将结束,他若还领着水军不想回来就有些不合适了,与其朝廷诏其回朝,不如自己主动一些。

    李破于是在奏疏上批下准予所请几个大字……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键盘左右方向键"→"或"←"可翻页,回车可返回北雄目录,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