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明话事人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开府的地点
    一城分两县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林大官人这种业务涉及全城的人,总要来回跑两个县衙。

    在东城长洲县县衙,林大官人与袁县尊商谈完了事情后,又得往西城吴县县衙而去。

    不过在吴县,过程就简单多了。林大官人没去见不对付的邓知县,而是去了左堂郭县丞那里。

    并将本县济农仓账册和钤印扔给了郭县丞,直接吩咐道:“开始立项修建新城门,同时征发徭役吧。”

    郭县丞试探了一句:“与邓县尊禀报过没”

    林大官人豪横的说:“关他屁事”

    郭县丞作为官场中人还是要讲究一点名分的,“他好歹是吴县正堂官知县”

    林泰来不屑的说:“呸他一个张四维余毒,还想管吴县的事情”

    郭县丞又问道:“那王家肯拆怡老园了”

    新建城门从技术上来说,其实没什么难度,真正的难点都是技术之外的问题。

    林大官人随随便便的答道:“后来我也没问过,估计不愿意吧。”

    郭县丞无语,那可是八十亩的城里园林,王家肯定不愿意拆啊

    在这个最佳地点上,如果不先把王家园林的事情摆平了,怎么修建城门

    林大官人拍着胸脯,打着包票说:“山人自有妙计,郭大人但请安心

    城门工程该启动就启动,该怎么修建就修建,不用担心以后

    我林泰来所要干的大事,什么时候失败过”

    郭县丞确认道:“无论如何,王家全部交给你应付了,本官概不负责王家”

    这并不是郭县丞胆小怕事,如果真胆小怕事的话,当初就不会冒险跟着林泰来混了。

    而是郭县丞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一个佐贰官县丞根本应付不了吴县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

    林泰来点头答应了,“行王家只管交给我”

    林大官人虽然缺点很多,但该扛的责任还是会扛的。

    又听到林泰来说:“王家先前勾结张四维爪牙朱知府,如今也是张四维余毒。”

    郭县丞:“”

    这也余毒那也余毒,郭县丞很想问一句,在这苏州城里,张四维余毒是不是有点多

    在申时行老家,被你定性为张四维爪牙和余毒的人,看着比申时行党羽还多,是不是显得太诡异了

    最后林泰来说:“反正我只有一个要求,新城门要在元旦之前完工人力不够就增加人力”

    从吴县县衙出来,天色已经晚了,就回孙怜怜家里休息。

    等到第二天,林大官人要去城南巡抚察院,去见见赵巡抚。

    现在张四维死了,形势已经明朗化,也该去指导一下巡抚工作了。

    从城北孙怜怜家沿着卧龙街往城南走,路过申府附近。

    本来林大官人今天是无意去申府拜访,但却听到了持续不断的爆竹声音。

    所以转了个弯,走到了申府大门外,却见申府家奴拉了一车爆竹,还有敲锣打鼓的,正在大鸣大放,热闹非凡。

    林泰来无语,申二爷这什么人品

    就算张四维死了的确是个好消息,但也不应该这样公然大肆放鞭炮庆祝吧

    这种政治道德,属实有点败坏了,严重影响更新社名誉

    随手抓了一个申府仆役,林大官人质问道:“你家二爷发疯了脸都不要了”

    那仆役差点就发飙,但看清楚了是林大官人后,连忙解释说:

    “不要误会我们二爷放爆竹,并不是为了张四维”

    林泰来不满的说:“伱们申府还能有什么喜事,值得这样鸣放难不成昨晚申二爷同时生了几个儿子”

    那仆役又解释说:“从京中传来消息,我家老爷近日单独受到天子召见问对,长达半个时辰

    此乃人臣近些年未有之盛事也,怎能不值得庆祝”

    林泰来:“”

    如果放在别的朝代,大臣尤其是宰相被皇帝亲自召见,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但在大明朝中后期,能被皇帝私下里召见,与皇帝说几句话,居然就成了值得疯狂庆祝的盛事了。

    如果不出意外,这可能是万历皇帝最后一次私下里召见大臣说话。

    清算张居正后这几年,万历皇帝还想假装勤政,被催的没办法了偶尔也走形式上个朝,大臣还能远远的看几眼皇帝。

    但再过几年,万历皇帝就彻底不上朝了,自我封闭在深宫里,完全不和大臣接触了,和他爷爷的爷爷成化皇帝一样。

    反正有了这么正当的借口,林大官人也没有理由拦着申二庆祝了。

    在继续前往巡抚察院的路上,张家兄弟一起感慨道:“当初申二爷是那么耿直,如今也学会阴阳怪气了。”

    连张家兄弟都能看出来,申府敲锣打鼓放鞭炮,明说是为了庆祝申首辅被皇帝召见,但又未尝没有别的心思。

    到了位于城里西南的巡抚察院,林大官人自然是座上宾待遇。

    林泰来喝了几口茶水,然后说:“现在敌方阵营的脊梁骨已经被打断,抚台可以上疏弹劾朱知府了

    苏州府乃是江南核心,以此一个苏州府知府来祭旗立威,江南其他各府谁还敢不服”

    赵志皋不耻下问的说:“以什么事由弹劾”

    在罗织罪名方面,林大官人实在太专业了,不假思索的张口就来:

    “朱知府有三大罪状第一条,玩忽职守,酿成全府抗税风波,并且至今迟迟不能彻底平息。

    第二条,随意变坏祖制,强行接管各县济农仓,却又管理不善,导致府城两县济农仓巨大亏空。”

    听到这里,赵志皋暂时打断了林泰来,疑惑的说:“已经查出济农仓有亏空你不是昨日才拿到今年账册钤印么”

    林泰来不以为然的说:“想制造亏空还不简单就算没有亏空,也一定能发现管理问题

    第三条罪状,就是交通大臣,谄谀张四维,仗四维之势而忤上横暴,举城皆知

    大致就这些,具体您自己编就行。”

    赵志皋想了想,发现完全不用自己再补充什么,按林泰来的意思去写弹章就行了。

    这就叫做,专业的事情就听专业人士的

    然后赵志皋就说起其他事务,有点担忧的说:“本官这几日去了解各处情况,苏州府秋粮征收进度颇为缓慢啊。”

    在这个季节,江南巡抚第一重要的差事就是征税,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林泰来宽解说:“苏州乃至于整个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漕粮都是明年开春后起运。

    所以只要在明年开春前征齐就不晚,现在还不必太过于焦虑。”

    赵志皋很有压力的说:“但苏州府当前进度确实太慢了,总不能真的拖到明年去。”

    林泰来又劝道:“在路上时,已经上奏朝廷豁免苏州府过去十年的拖欠了。

    等到朝廷诏令下达到苏州,就能缓解民众的怨气,今年的征税自然就好办了”

    林泰来说的还是太虚,让赵志皋心里没底,盘根问底的说:“具体怎么个好办”

    赵巡抚不是没当过地方官,很知道即便有好政策,也不一定能在基层起到好作用。

    如何能把上面下达的好政策,转化为基层的正向推动力,才是考验地方施政功底的地方。

    林大官人仍然是不假思索的说:“这还不简单

    即使朝廷豁免苏州府十年拖欠,那也只是原则上的意见,具体如何实施,还不是看抚台您如何操纵

    举个例子,今年交税表现好的就豁免,今年交税表现不佳的就不豁免”

    赵巡抚顿时如同拨云见日,有茅塞顿开之感

    他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不少,只要有解决办法,那就不怕问题了。

    指导完了巡抚工作,林大官人就起身告辞了。

    又走到察院外,林大官人想着两天跑了四个衙署的经历,嗟然叹道:

    “在各衙门之间来来回回,实在繁琐累人,做事效率也很低下

    要是能集中起来,进行一站式指导,那就好了。”

    张家兄弟大致听懂了坐馆的意思,心里不禁暗暗感叹,人的欲望果然是永无止境的,很难有个知足的时候。

    能随意出入官府、包揽事务已经是地方恶霸的高配了,但这竟然还满足不了坐馆的欲望。

    听坐馆的意思,居然开始嫌弃跑来跑去麻烦,想着开衙建府了。

    这样在有事的时候,就可以把其他各衙门的官员一起召唤过来,实现那什么“一站式指导”。

    想到这里,左护法张文建议说:“时至今日,坐馆也应该有一处或者几处正式住宅了。

    最起码也该在城里有一处,这样才配得上坐馆身份。”

    林泰来点头道:“言之有理”

    他经常住的地方,有城里孙怜怜家,那不是自己的居所;或者城外南濠街更新书院,那是社团堂口据点。

    至于在横塘镇还住在唐老头院里,而木渎镇则是住在税关衙署里。

    数来数去,在苏州城竟然没有真正的“林府”存在。

    主要是林大官人目前没考虑过婚配问题,所以对住处也就一直是胡乱对付,没怎么上过心。

    但如今身份到了这个地步,再不拥有一个正式的宅院,就有点掉价了。

    总而言之,开府必须提上日程了。

    不过林泰来想起了什么,又开口道:“其实在城里也是有房产的,张幼于老先生当初把城北桃花庵卖给了我。

    那是唐伯虎的故居,品格倒也配的上我,就是实在太小了,才二亩大小,完全不匹配我的地位。

    关键是周围住宅稠密,很难进一步把宅院扩大到配得上我身份的程度。”

    右护法张武说:“我听说过,西边枫桥镇的章家当年为了夺一块地,曾经放火烧了那块地上的寺庙。”

    虽然张武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他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林泰来皱了皱眉头,“如此行事,有伤天和,不可”

    然后又说:“桃花庵大小终究太局限了,先作为一个备选地方即可。

    其实我另有一个心仪地方,但难度同样也不小。”

    张家兄弟跟了这么久,对林泰来很多心意都比较了解,便试探着问道:“城南沧浪亭”

    林大官人答道:“是啊,这里才能配的上我林泰来”

    这可是后世苏州城四大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城现存最古老的园林,逼格绝对够了。

    最关键是,沧浪亭现在是无“主”之地,不属于任何私人,一直是官府公管或者旁边寺庙代为管理。??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更好夺取侵吞,不怪林大官人至今念念不忘。

    左护法张文心里合计了一下说:“现如今城里民居稠密,只怕也没有多少合适地方以供坐馆施展了。

    沧浪亭周边还好,不是寺院就是祠庙,相对空旷地方也多,所以作为住宅的地段倒是非常合适。”

    林大官人便决定说:“等过几日得了空,先去沧浪亭实地看看。如果确实合适,就想法子入手。”

    拥有四大名园之一的诱惑,不容林大官人不动心。

    先把这个目标正式立起来,等各方面事态都平稳后,再抽取精力慢慢来。

    然后林大官人带着随从,就往城外走。

    回来后的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城里。如今事情阶段性结束,也该出城去看看了。

    穿过胥门的时候,张家兄弟又提醒说:“大官人这就出城不先去解决王家怡老园”

    林泰来随口答道:“解决怡老园干什么”

    张文十分不可思议:“不解决了怡老园,怎么修建新城门”

    林大官人大手一挥,“不用着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以后百姓会帮我们解决的要相信百姓的力量”

    出了城后,林大官人没有去老据点更新书院或者五龙茶室。

    也没有去目前社团事实上的核心地区木渎镇,调解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

    而是上船直奔横塘镇,然后也没在镇上逗留,又转向老家林宋村。

    林大官人作为一个堂堂的解元,虽然是武的,但也是林氏家族的第一个功名。

    按规矩必须要回村里宗祠,然后告祭一下祖宗,再向周围十里下,这就叫光宗耀祖。

    对这些传统习惯,林大官人也不能拒绝,不然就真成了一个另类了。

    本章完

    yetianiaianian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话事人更新,第二百二十六章 开府的地点免费阅读。:2
键盘左右方向键"→"或"←"可翻页,回车可返回大明话事人目录,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