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风起明末 > 第三十七章:临近
    西安府,淳化县,明军关中大营。

    洪承畴背负着双手神色阴沉,凝望着身前悬挂着的巨幅形势图。

    他已经收到了来自于张家川的消息,根据张全昌和贺人龙传来的消息,敌人是流寇的主力而非是一开始情报之中得知的偏师。

    夜不收探报,现在自巩昌府正往凤翔府东进的这一股流寇,粗略估计竟然多达十四万人。

    贼寇以老弱居中,步队在外,以精骑为先锋并护卫左右两翼。

    行军队列阔数里之地,络绎百里不绝,尘埃连天,烟尘蔽日。

    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老回回马守应等一众首领的旌旗皆在其中。

    连年天灾,陕西早已经是一片萧条、破败不堪。

    年景本来还好,一些地方挨到收获之日后,本来也能够勉强过活。

    但是高迎祥等人之所以到处流窜,除了躲避官兵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觅活,找寻吃食。

    当他们过境之后几乎带走了所有的粮食,同时各部各营也不断的裹挟民众充做助力,而那些原本就活不下去的饥民,以及一些遭遇不平心中早有不满人也在其到来之时纷纷加入。

    现在整个陕西中部已经彻底的乱成了一锅粥。

    北部庆阳府方向的贼兵也是蠢蠢欲动欲要南下,他们劫掠了数个县镇之后重新聚集了大量的军兵,人数再度膨胀到了七万余人。

    “地阔则难周,兵少则弗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胜败之数未可知也。”

    洪承畴心中叹了一口气。

    六月平贼的诏令下达,截至限定的日期越来越近。

    但是现在的局势却是没有半分的好转,反而是更加的崩坏,流寇新胜数阵,已经是看透了他的虚张声势,现在东进之意图已是昭然若揭。

    洪承畴正看着身前的形势图思索着接下来应对的办法,突然听到帐外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帐外何人喧哗?!”

    洪承畴眼神阴冷,转头看向帐外,冷声喝道。

    帐内一众军将皆是心中一惊,俱是转头看向帐外。

    两名守卫在帐门处的亲卫正欲出门,却见帐帘先一步被掀开。

    一名满身尘土,身穿着暗红箭衣,背负令旗的军卒已经是奔了帐中。

    “邠州急报!”

    那军卒单膝跪地,双手举起一封文书,高声道。

    “贼酋高迎恩、一字王、撞天王等部引寇十四万东出平凉。”

    “宜碌、冉店、停口三镇皆陷,敌军已至邠州城西二十里外。”

    “夜不收探报,敌军马队约三万人,步队六万人,中央老弱五万人。”

    洪承畴的瞳孔微缩,心中猛然一沉,沉声道。

    “呈上来。”

    帐内的亲卫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将文书从那传信兵的手中接了过来转递给了洪承畴。

    洪承畴拆开书信,心中更沉数分,他看到了曹文诏和左良玉两人的印信,这也印证了消息的真伪。

    洪承畴没有说话,而是立即重新转身看向身后的局势图。

    夜不收在探查这种大部人马之时,误差虽然很大,但是绝对不会超过三至四万人。

    就算是其将人数看多了不少,但平凉府方向的贼寇也多达十万人。

    而流寇仅巩昌府一带便有十余万人,庆阳府也有七万余人,现在曹文诏的传信来说其有十四万之众。

    现在这三股流寇加起来规模已经快要超过了四十万人。

    而除去这三股大规模的流寇之外,在西安的东南方商州等地还有一股约三四万规模的流寇,也是不断的袭扰地方。

    “四十万……”

    洪承畴神色越发的阴沉,脑海之中混乱一片,现在他能够调动的野战兵力少之又少。

    除了贺人龙和张全昌麾下两营战兵之外,便只有曹文诏、左良玉、张外嘉三人的部曲。

    其余的将校都被分派出去驻守其他地方,湖广和河南的贼寇也是越发的猖獗,难以制止,他不得不又分了两千的兵马进往河南。

    曹文诏麾下有两千八百人、左良玉麾下有两千七百人,两人现在驻守邠州,防备西北面平凉方向的高迎恩、一字王、撞天王等部。

    张外嘉麾下两千三百人,现在驻守于三水,防备北面庆阳府方向的李自成、惠登相、拓养坤等部。

    除了曹文诏、左良玉、张外嘉这三营之外,现在他能够指挥的只有直属的两千六百多名标兵营的军兵。

    张全昌和贺人龙两部仅剩五千八百余人,现在正往凤翔方向撤退。

    洪承畴现在能控制的只有直属的标兵营,加上曹文诏等三营的军兵、贺人龙和张全昌麾下的军兵,手底下一共也只有一万六千二百人。

    洪承畴只感觉有千钧的重担都压在肩上,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四十万对一万六千两百人,二十五倍的兵力差距。

    这一次鹤崇祯七年五月的三原之役兵力差距几乎相当。

    那个他麾下只有三千余人,但是要面对的敌众超过了十万人。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虽然只过去了一年的时间,但是现在的流寇实力却是翻了一倍一样。

    在俘虏的敌众之中,洪承畴得知了一条流寇之中军令。

    “一人逃,杀其管队,一阵退缩,斩全阵!”

    流寇已经开始以严密的法纪来约束队伍,每次接战流寇无不尽力死斗。

    洪承畴重新坐在太师椅上,自崇祯四年任三边总督之后,他便一直负责剿匪事宜。

    四年的时间,这些流寇消灭了一支又一支,数千数万的歼灭。

    但是结果却是愈剿愈烈,局势越发的崩坏。

    他一直以来都主张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

    当初杨鹤还任三边总督之时,洪承畴是亲眼见着那些流贼多次降而复叛。

    崇祯七年的八月之时,那些流寇当初一路逃避围剿被尽数赶至汉中,本来可以将其一网打尽。八壹中文網

    但是陈奇瑜却是在可以将其尽数消灭之时,选择了招抚,放出了所有的流贼,甚至还得到了军械的补充。

    连招抚的事务安排的漏洞百出,最后那些流贼再度降而复叛,多城陷落,烽火复燃,局势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洪承畴沉默不语,军帐之中无人敢言寂静一片。

    汉唐之时常有军议,明初之时行军作战会召开。

    但是在明末以文制武,文官权柄极重,武官地位卑微,在军议之时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

    从来都是督抚乾纲独断,最多问计于幕僚,洪承畴积威甚众,这种情况更是严重。

    长久的沉默,军帐之中几乎落针可闻。

    洪承畴终于是抬起了头来。

    “传令曹文诏、左良玉,邠州在九月之前绝不能失。”

    “传令张全昌、贺人龙,命其领兵撤离凤翔府,移师兴平。”

    军帐之中,一众军将神情皆是一凝,纷纷看向洪承畴。

    洪承畴此举,无疑是将整个凤翔府都放弃掉……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键盘左右方向键"→"或"←"可翻页,回车可返回风起明末目录,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