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六百八十五章 拜访
    第一百二十五章

    周五晚上,池薛荔来到四中,接周至出校。

    两个人都是既紧张又忐忑,池薛荔还不停抱怨:“肘子你尽给我找事儿”

    周至也慌得一逼,文学社上云澹风轻的装逼范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手里拿着一个黄色油皮纸的四方包不住摩挲:“池姐姐你别说了,我可比你还要紧张。”

    池薛荔开着一辆小吉普,恨恨地道:“活该你现在知道了你知不知道我给他老人家打电话,鼓了多大的勇气”

    “姐你就别说了,要不我下车,你把东西带过去”

    “你敢”

    “那就快开车”

    两人一路斗着嘴缓解紧张感,一路开着车,很快就来到了一所大学校园的门口。

    门卫见到是电视台的车,倒也客气,待到见到开车的是池薛荔,当即就放行了。

    小吉普开到了校园里一处老筒子楼边上停了下来,两人一前一后上了三楼,敲响了木门。

    门打开了,一名身穿蓝色衬衫的清瘦老人打开门:“薛荔来了。”

    在周至内心里,这处小小的教师宿舍,简直就是一座神殿。

    面前这位老人是当代着名的语言学家,辞书学家,汉语大字典的常务副主编家编纂处副主任,本身还是家学渊源的韵学专家。

    辜振铎。

    池薛荔因为有志少年系列专访报道,现在已经是全国家喻户晓的知名栏目主持人,在这位老人家面前也小心翼翼:“师公,导师不在老爷子休息了吗”

    周至的模样更加不堪,去年杨和在省电视台见到池薛荔什么模样,他现在就是什么模样,连一句你好都不敢说出口。

    “你师傅现在可是大忙人。”辜振铎倒是平易近人,笑着说道:“我父亲还没睡呢,接到你的电话,说要带一位小朋友来拜访,他还没睡。就是这位小朋友看着倒是精神。”

    “辜辜”周至已经结巴了。

    “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老爷子呵呵一笑:“小朋友不要这么紧张嘛快进来快进来。”

    “辜教授好。”周至这才说出一句囫囵话来。

    室内的陈设很简单,就一布沙发和一张小茶几,边上一张小饭桌,除了一个厨房,剩下的全是书房,包括卧室里都有写字台和书柜,两边都开着灯。

    一名更加苍老的老者从书房里走了出来,用左手搓着右手食指的头节:“薛荔来了这就是你说的那孩子”

    池薛荔和周至立即站起身来:“老爷子。”“辜祖祖。”

    这是一个豪横到让周至仰望的家族,第一代是字,训诂等学术研究领域的权威,辜少咸。

    辜少咸是清朝光绪十年生人。幼年从学于成都名儒祝彦和。后来因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被捕坐牢,在牢里研究段玉裁注说文。学术思想上师承清乾嘉学派的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父子,在近代学者中,和章太炎、黄侃均有交往,学术观点也比较接近。

    一辈子着作等身,现在后辈们还在整理他的两部大着作广韵疏证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

    第二代就是他的女婿商孟伦和儿子辜幼文,商孟伦已经去世,面前的这位老者,是少咸先生的儿子辜幼文。

    辜幼文是学和史学的大擘,因为家学渊源,同样是文字专家和韵学专家。

    刚刚开门的老者辜振铎,除了是文字专家,还是唐宋史名家,自家祖父广韵疏证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两部大部头的主要整理人。

    这位还有个儿子叫辜开来,同样也是系教授,韵学专家,池薛荔的导师。

    后来化世家里,蜀川省但是包括渝州市,一共有三家,这是蜀都市唯一的一家,四代教授,专精一门韵学,剩下的历史文学之类,都只能算作“溢出”。

    但哪怕是溢出的那些,都已经将他们推到了中国顶尖的位置。

    因此池姐姐就是这么大个大明星,在辜振铎面前,都得小心翼翼,乖巧地叫师公。

    大家坐了下来,辜幼文直入主题:“听薛荔说,你写了一部关于夹川方言的论文和中古音韵有关”??

    周至将黄纸包外面的线解开:“是,我对夹川方言做了一个田野调查,认为算是比较详尽的,此外后有一部关于方言和广韵规则的比较论述,想麻烦师公和师祖祖,拨冗指正一下。”

    “广韵”辜幼文笑了,笑容中却有些无奈:“你的广韵,是从哪里学的”

    类似周至现在这个样子,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辜幼文这些年里见得太多太多了,心里压根就没有当面前的孩子真的懂广韵。

    “我是以师高祖说文集注讲稿为基础,参考了章太炎的小学答问和文始,以声音通训诂的。”周至认真地回答道:“后来嘛,就是陈澧切韵考,不过是在师高祖雠校抉发之后的哪一部,只有就是师高祖的古今切语表,广韵谐声表,是师高祖依从黄侃四十一声类的主张,和二百九十五个韵类的那一版。”

    “哦”周至的回答让辜幼文心中一喜,光是能够说出这些书名的人都不多,面前这孩子,可能真与以前的那些人都不一样。

    “父亲。”正在翻阅夹川方言田野调查报告的辜振铎说道:“这孩子的田野调查和我们的不一样。”

    “是吗哪里不一样”

    辜振铎说道:“和我们调查声类不同,这孩子还添加了训注和语法。”

    “是吗”辜幼文将报告接了过去,看了一眼:“来孩子,用你的方言,给我们读一读这一段。”

    “哦。”周至来到辜幼文的旁边:“湖涂,方言读作忽独,字皆入声。与金壶字考湖涂,音忽突。解释几近。”

    “亦作鹘突,最早见于唐孟郊边城吟何处鹘突梦,归思寄仰眠;明孙承宗答袁节寰开府亦有庙堂以此鹘突了事,真可浩叹语。”

    “忽,广韵作呼骨切,十五部;独,唐韵作徒谷切,正韵作杜谷切。方言所依为正韵,故该词方言,应考作唐前之词,宋后之音。”

    辜振铎也指出一处:“这个,炖、顿、敦三字考条。”

    “炖为二简字,其源为炖,方言读作笃,都毒切,入声。例笃豆腐,笃鱼,与炖同意。”

    “顿为动词,亦读作笃,都毒切,入声。使物体突然停顿曰笃,例将麻袋包码笃归一,与顿同意。”

    “敦,亦读作笃,都毒切,入声。敦厚,厚重之意。例憨敦敦,方言读作哈笃笃。”

    “三字同音,然该读法广韵,集韵皆无,唯史记冒顿单于,读为莫笃单于,故疑此非唐宋正韵,乃秦汉遗音也。”

    用方言将这一段读出来,辜幼文和辜振铎立马就分辨出了其中的音韵,两人都不禁又惊又喜。

    这样的体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田野调查,而是训诂学的内容了。

    如今的方言田野调查一般都采用的西方调查方法,但是因为夹川方言中的中古样本太多,故而采用中国传统训诂学的方法来进行调查,优势十分明显。

    而且这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过程,比如这孩子提到方言里的“筑饭”是关于吃饭的贬义话说法,认为这个字当为“筑”,取“捣”的意思,而且找到了一个古文例子作为左证三国志魏书少帝纪:“贼以刀筑其口,使不得言。”

    辜振铎拍了拍田野调查报告:“这些都是你归纳整理的你采了多少方言词汇”

    “师爷爷,我采纳的都是和中古韵有依源的词汇,报告里边一共有六百五十词那样。”

    “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这一点已经足值得表扬了。”辜幼文笑道:“小娃娃,你这也算是天生的优势啊”

    辜振铎似乎想起了一件事:“周至是吧这本报告里边,有多少是你亲自采访的”

    “师爷爷,这些都是我亲自采访的。”

    “哦那你这个报告,没有得到过别人的指点”

    “论文写完之后,我给我干爹看过。”

    “你的干爹,姓吴,是不是”

    “对,我干爹是吴灵均,干娘是唐棣华。”周至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封信:“这是干爹干娘写给您的信,他们让我叫你们师公和师祖祖。”

    “你这孩子”辜振铎一把抢过信件:“为什么不早拿出来”

    周至有些赧然:“干爹说,如果师公没有提到他,那就不用拿出来了”

    “正平可还真是这脾性。”辜振铎只说了这一句,然后开始看起了信件。

    辜幼文则对周至招手:“来孩子,到我身边来,再给我们读上几条。薛荔,去看看家里有什么喝的,还有水果,给我们准备一点。”

    “诶。”池薛荔站起身来,瞪了无奈看向她的周至一眼,便到厨房里忙活去了。

    六百五十八个词汇和下边的注释其实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主要是周至的方言读音很特别,而且辜幼文一听就能明白,两者之间压根都不需要交流和解释,只需要纯朗读就可以。

    不过周至还是只读了一小半:“听干爹说师高祖每晚八点就要上床睡觉,不耽误师公和师祖祖吧”

    “规矩也不是死的,主要看事情值不值。”辜幼文其实也有些小幽默:“现在看来,倒是挺值的。”

    “当年受条件所限,没法详细考证。”辜振铎早就看完了信,跟着听了半天了:“正平和而宜都还好吧”

    “正平是干爹的字,而宜是干娘的字是师公给他们取的”周至问道:“他们给你的信里没提到他们现在的情况”

    辜振铎起了考较之心,笑道:“先说说看,他们字的来历。”

    “诗经棠棣之华有宜尔室家;楚辞离骚有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王逸楚辞章句有注: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干娘和干爹的字,应该来自这几处吧”

    辜振铎笑道:“你干爹信里说你从小酷爱古典文学,也做出过一些成绩,而目前成就最大的,就是这部田野报告和方言研究。”

    “现在我倒是相信他说的了。至于别的嘛,信里可是一个字没提。”

    二子从周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键盘左右方向键"→"或"←"可翻页,回车可返回重生之乘风而起目录,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